患者送來,鄭仁視野右上角就出現系統提示——慢性遲發性膽囊炎。
心里一沉,鄭仁知道這估計是急性食物中毒的并發癥。
要是能靜點抗生素一周左右的時間,會把并發癥的發病幾率降到最低。但現在全國興起的風潮是指著醫生濫用抗生素,都特么是王八蛋。
醫生里的確有王八蛋,比如說給未成年的單純性急性闌尾切除術后患者用三組抗生素,還包括腎代謝的喹諾酮類藥物。
但絕大多數醫生還是好的,治病救人才是他們追求的。
可是這一切都被無情的扼殺。
主管醫療行業的獸醫們頒布條款,限制臨床應用抗生素,必須有發熱、菌培養陽性、血常規異常等等體征以及數據支持,才能應用抗生素。
卻很少有人想,應用抗生素最多的是畜牧業。每天吃的肉、喝的奶里有大量抗生素存留。可是畜牧業也叫屈,不用的話產量下降,怎么能提高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?
全民都吃菜葉子?一直對擼串感興趣的鄭仁就不答應。
這里面彎彎繞太多了,鄭仁不想、也沒辦法去解決。
能處理好市一院的急診,就不錯了。
“急診床頭B超,我估計是膽囊炎。”鄭仁迅速說出診斷。
“鄭總,怎么好好的就膽囊炎了呢?”患者兒子很苦惱。
“和你交代過了,急性中毒性肝損傷會有滲出,滲出液有一定幾率存留在膽囊窩附近。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,刺激1周左右,就會出現繼發性膽囊炎。”鄭仁道。
話是這么說,但這種膽囊炎出現的幾率并不是100%,甚至不高于10%。
這時候就要拼運氣了,很顯然,眼前的病人運氣并不怎么好。
但運氣不好這種話,肯定不能和患者、患者家屬說。鄭仁是鋼鐵直男不假,但那只限于面對女生。與患者之間的交流還是很圓滑的,情商滿滿。
把患者收入急診病房,老爺子很“榮幸”的成為急診病房第一個病人。
B超顯示:膽囊大小95x47mm,張力明顯增加,囊壁毛糙,厚度3mm,囊壁上未見明顯異常回聲,壁內透聲欠佳,見細點狀回聲。
看到這張急診B超報告單,已經可以確定是慢性、遲發性膽囊炎了。隨后進行入院急診檢查,血常規、凝血四項、乙肝、艾滋梅毒、肝腎功等等。
心電回報:竇性心律,正常心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