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卓韻今年20歲,本科剛畢業,在政府機關只上了兩個月班。由于深感無聊,就調到輕化工學院任教,而且直接是正牌的講師。
20歲的大學畢業生,放在新世紀也不多見,更何況入學年齡普遍偏高的現在。并非天資聰慧,只因她父母都是教授,即便被下放到農村,也從小培養女兒的知識文化。
1980年父母平反,年僅7歲的林卓韻返回城里,立即就讀了小學四年級。
至于工作方面,只能說任性。
家里有關系,自己也有能力,還不是全憑喜好?去清華北大當講師自然不可能,但到輕化工學院當講師卻水到渠成。
跟陳桃相比,林卓韻的胸沒那么大,腿也沒那么長,但勝在臉型完美、五官標致,而且身上有一種知性的書卷氣。她就像從深谷移栽到溫室的蘭花,天真,嫻靜,優雅,脆弱。而陳桃則像一株野山桃,耐旱耐凍,堅韌不拔,在貧瘠巖縫中花開燦爛。
“我是小宋廠長,沒想到林小姐也聽說過我。”宋維揚笑道。
林卓韻說:“我前天離開省城的時候,我爸還夸你呢。還把報道你的那篇文章給我看,讓我努力工作,戒驕戒躁,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”
宋維揚心想:老爺子能夸我,還真是難得。上輩子不知挨了他多少罵,從結婚之前就罵,一直罵到穿越那會兒,把我當成拐騙他外孫女兒的大混蛋。
湯勇笑道:“小宋廠長可是省城的名人,好幾份報紙都轉載了,想不知道都難。”
主要還是這表兄妹倆不著調,一個好好的機關單位不待,非要跑去教書。另一個就更混蛋了,大學都沒念完,就學人倒批文賺錢,結了婚還整天拈花惹草,東游西蕩。
《蓉城晚報》有幾十年的辦報歷史,雖然只在省城及周邊區縣發行,但銷量卻排全省報紙第二位——僅次于省黨報。省城的那些政府和企事業單位,幾乎每個科室都訂了《蓉城晚報》,這就導致“小宋廠長”在省城體制內大名鼎鼎。
不知有多少領導干部,拿“小宋廠長”來教育自己不成器的子女。
宋維揚謙虛道:“報紙難免夸大其詞,我只是帶領罐頭廠賺了一些錢而已。小企業,再怎么折騰也就那樣了,湯公子才是做大事業的人。”
湯勇問:“你聽說過我的名號?”
“曾聽家父說起過,他對湯公子非常佩服。”宋維揚笑道。
“哈哈哈,雖然是胡說八道,但這個馬屁我愛聽,”湯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