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樣子楊慧蕾和姚靈互不認識,只是碰巧坐在一起——或許算不上碰巧,畢竟教室里除了學生就是家長,只有她倆既不像學生也不像家長。
教室里,家長們滿懷質疑的議論聲由小到大,楊慧蕾眼中隱含擔憂,頻頻向姚衣拋去鼓勵的眼神,而姐姐姚靈卻絲毫沒有為姚衣打氣的想法,反而笑得開心。
想看笑話?
偏不給你看。
姚衣輕拍講臺,打開帆布包,取出一本初中人教版英語課本。
看見課本上擺著兩沓用皮筋綁好的嶄新鈔票后,姚靈瞪大了眼睛。
瞪大眼睛的可不止她一個,在鮮艷大紅色的刺激下,不管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,家長們都把眼睛瞪得像銅鈴。
當姚衣慢條斯理地把鈔票分別裝進兩封寫有“獎學金”的信封后,教室里已沒有雜音。
姚衣環視一周,淡定出聲:“開始上課前,我向大家保證,實驗班既不收取學費,也不會以其他名義收費。此外,實驗班會進行定期測試,每輪獎學金一萬,由成績最好和提升最快的兩位學員平分。”
這話說得很直白,甚至可以說是粗俗,但正因為直白簡單,所以容易理解,魏遠仁心里其實不贊成姚衣的做法,但他這雙眼睛看得清清楚楚,短短幾句話過后,在座家長們的表情和態度齊刷刷地轉變。
“關于實驗班的種種信息,大家課后可以咨詢魏老師。現在,請允許我抓緊時間,替孩子們推開通往世界的語言之門。”
利誘,就像勾引,必須恰到好處,不能用力過猛,否則過猶不及。
而且,獎學金只是讓學生家長們積極配合的小手段,只有過硬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打動人心,因此姚衣沒有在獎學金的話題上過多贅述,放下信封后立即拿起粉筆,在黑板上寫下今天課程內容的核心知識點。
正式講課與即興發揮有極大區別,教學與演講也有不小差異,光靠演講技巧撐不起一堂兩小時的英語課。所以,為了講好這堂試聽課,姚衣四處取經,教案刪改重排多達六次,事先還跟魏遠仁做了次彩排,連教案最終稿都能倒背如流。
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,這時講課自然是信手拈來,十二個知識點串成一條邏輯清晰的線,由淺入深,深入淺出,時不時還有惹人發笑的段子包袱藏在其中,把許多人印象中枯燥乏味的英語課,變成了全程無尿點的脫口秀。
不光姚衣講得好,魏遠仁這捧哏也配合得好,再加上宋詞梁福臨兩個“托”,課堂氣